个人简介
姓 名:许红梅
出生年月:1971年11月
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
职 称:副教授
所在系所: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15943070033
电子邮件holly_89301@cust.edu.cn
指导研究生所属学科及导师类别:控制科学与技术、控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信号检测,信号与信息处理以及纳米操纵与制造
许红梅,长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1993年获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士学位,1996年获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获长春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6年至今,于长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任教,期间:2008-2009年赴东南大学信息学院开展国内访问工作;2012-2013年赴德国和法国参加中欧合作科学研究项目,从事纳米操纵方向研究工作;2014.11-2014.12 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 短期访问;2018.9-2018.9 英国华威大学 短期访问;2019.8-2018.9 俄罗斯科学院 短期访问。 2009年加入长春理工大学纳米测量与制造技术中心进行工作,主要从事信号检测,信号与信息处理以及纳米操纵与制造方向的研究。近几年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相关方向SCI/EI论文20余篇。
教育经历
1.2001-09至2009-04, 长春理工大学, 光学工程学院,博士
2.1993-09至1996-04,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
3.1989-09至1993-06,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学士
4.2019-08至2019-09,俄罗斯IRE RAS,短期培训
5.2018-09至2018-09,英国华威大学,短期培训
6.2014-11至2014-12,芬兰坦佩雷大学,短期培训
7.2008-09至2009-06,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内访问
工作经历
2004年1月-至今,长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9年9月-至今,长春理工大学国家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副教授
2012-2月至2013-3月,德国奥尔登堡大学,欧盟第七研究框架项目合作研究
1998年4月至2003年12月,长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1996年4月至1998年3月,长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助教
1993年6月至1996年9月,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第三研究所,助教
代表性科研项目
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重大专项、吉林省科技厅及横向合作等项目20余项,部分项目如下:
1.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激光干涉光场调控与LCD投影耦合微纳增材制造研究,2022-01至2025-12.
2.欧盟项目课题,基于微纳机器人学的单癌细胞研究,2020-01至2021-12.
3.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面向癌细胞研究的微纳机器人技术, 2018-04至2021-03.
4.欧盟,第七研究框架项目, Biomedical Robotics and Applications, 2014-01至2017-12.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激光干涉诱导电化学制造半导体纳米阵列结构研究, 2012-01至2015-12.
6.国家科技部, 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 机器人纳米操纵技术及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2012-05至2014-12.
代表性论文
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余篇,EI收录6篇。以下为代表性论文;
1.原子力显微镜分数阶PID控制设计,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科技部梯队期刊,2021.
2.Improving Adhesion Between Nanoparticles and Surface of Mica, Plasmonics, 2020.
3.Improved DNA straightening and attachment via optimal Mg2+ ionic, Micron, 2019.
4.原子力显微镜系统FAIT-PI控制器设计,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科技部梯队期刊,2019.
5.Fabrication of silicon nanostripe structures by laser-interference-induced backward transfer technique,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19.
6.猪肉组织的近场太赫兹成像检测研究,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8.
7.Remot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dete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LabVIEW. Journal of Nanoelectronics & Optoelectronics,2018.
8.大面积低损耗薄膜衬底太赫兹偏振片,光子学报,2015.
代表性专利
1.王作斌; 杨焕洲; 董莉彤; 陈思兰; 王璐; 郝博; 邸旭; 宋正勋; 翁占坤; 许红梅; 李理; 一种激光干涉图案化光场作为光源的光诱导介电泳装置, 2019-11-15, 中国, ZL201710649227.2.
2.郭芬芬; 王作斌; 王非非; 王莹; 刘劲芸; 王馨悦; 黄婷婷; 董莉彤; 宋正勋; 翁占坤; 许红梅; 一种DNA分子的定点编辑的方法, 2019-03-26, 中国, ZL201611231114.2.
3.王作斌; 刘劲芸; 李大有; 张文晓; 宋正勋; 翁占坤; 许红梅; 董莉彤; 一种搬移磁性纳米粒子的操纵方法, 2019-01-29, 中国, ZL201611030338.7.
4.王作斌; 刘妍; 田立国; 赵玉静; 董莉彤; 宋正勋; 翁占坤; 许红梅; 一种生物细胞超声原子力显微检测系统和方法,2018-06-19,中国, ZL201610251286.X.
获得奖项
1.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5)
2.吉林省优秀教材三等奖(2/3)
3.指导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获全国一等奖1次(1/2)
4.指导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全国三等奖1次
人才称号与荣誉
1. 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称号1项;省部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1项
2. 长春理工大学“三育人”标兵
课程教学
主讲本科生课程 《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和《电工技术》
主讲硕士研究生课程《纳米测量》《现代显微镜测试技术及应用》
作为负责人的《电路分析》课程被评为省级优秀课及校级精品课
社会兼职
中国兵工学会会员
吉林省电工电子学会会员
招生信息
硕士研究生招生:
学科及方向:
(1)控制科学与工程
需求1:生物信息学,主要涉及细胞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可视化的方法与技术;
需求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涉及系统控制优化及图像处理
(2)控制工程
需求:纳米操纵与制造技术,涉及利用微纳机器人技术进行操纵,实现信号提取及处理的原理及技术。
(3)电子与通信工程
需求: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涉及信号检测原理、技术及图像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