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姓 名:孙润光
出生年月:1963年8月
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
职 称:教授
职 务: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 微电子研发中心科研教师
电子邮件:rgsun@cust.edu.cn
研究领域:MicroLED微显示技术
孙润光,男,1963年8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6月至今,任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教授。曾任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主任。1997年获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2年先后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杜邦公司工作,2002年至2009年在上海大学工作(教授、博导),拥有半导体显示、CMOS电路、锂电材料等开发与生产经验;高新技术企业创建、融资与管理经验; 2007获江苏省创业创新人才“液晶显示LED背光与LED照明产业化”资助,成立江苏激蓝科技有限公司,任总工程师/总经理。科技部“高清晰度平板显示重大专项”战略专家;信息产业部“115计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信息显示技术专家;获国家自然基金委资助;科技部863“高性能有机发光显示技术研究”重大专项资助;科技部973“有机/高分子发光材料重大基础问题的研究”资助;上海市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计划“TFT-LCD自主设计与生产”项目资助。
孙润光博士从事MicroLED的研发有10多年的积累。微型发光二极管即MicroLED是新一代显示技术,未来IT产业的核心元器件,目前开发的产品042nHD,主要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供货国际知名厂商。所开发的技术与产品得到多方的重视,2018年初由江西省财投的人才基金与安芙兰资本,共同出资成立南昌宁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实现了MicroLED技术的产业化。
教育经历
1979.9-1980.7 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中学 学生
1980.9-1985.7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 学生
1985.7-1987.9 中石油大庆石油管理局职工大学 教师
1987.9-1989.7 中科院长春物理所 硕士研究生
1989.7-1994.5 中科院长春物理所 助理研究院
1994.5-1997.12 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理学系博士研究生
1998.1 -2000.10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后 (Post-Doctor Researcher of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工作经历
2000.11-2002.7美国杜邦公司研究员(Research Scientist of DuPont Company)
2002.8 -2009.5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型显示与系统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Professor of Shanghai University, Director of New Display and System Integration Laboratory)
2004.12-2005.11北京BOE科技集团公司技术付总监(兼职),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职)(Deputy CTO of BOE Technology Group Inc., Ltd)
2005.12-2007.1上海SVA-NEC液晶显示器公司研发部部长(Director of R&D Dept, Shanghai SVA-NEC LCD Inc., Ltd)
2017.01-2022.5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Professor of Nanch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at and Eng)
2023.10- 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 教授
代表性科研项目
MicroLED显示芯片项目简介
视觉是获取信息的最重要途径,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对可穿戴显示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光二极管LED (Light Emitting Diode )微显示(Microdisplay)是新一代的显示技术,引起了行业的高度重视,在IT产业上具有革命性意义。LED具有工作电压低、亮度与效率高、响应速率快、结构紧凑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当LED单元尺寸缩小至微米量级即MicroLED,就可以用它制作出高性能的显示器,优于当前主流的液晶显示技术。
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微电子研究中心,以MicroLED产品设计和工艺开发为主,外延片采购、MicroLED显示芯片核心自主委托(可小批量)。截止至2023年10月已有多款样品提供给了国内、国际客户(深圳华为、北京数字光芯,美国伟创力、美国西北大学)。成为国际、国内仅有的几家可以提供MicroLED微显示器和MicroLED发光芯片的团队。孙润光博士现任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教授。曾任美国杜邦公司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博士导师,新型显示技术与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中央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南昌大学特聘教授等。拥有高等学校教学科研、高新技术企业创建、融资与管理经验(中国人民大学、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EMBA培训)。孙润光博士等多年前就开始研发Micro LED显示芯片,2010年获得国内第一个这项技术的发明专利(一种无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授权号 CN 101847646 B);2012年试制成功64×64被动驱动MicroLED显示样机;2014年开发出0.61英寸SVGA 800×600 LED微显示工程样品;2018年开发了042nHD红、绿、蓝和紫外微显示芯片,90135 蓝光miniLED芯片,1414 蓝光microLED芯片等。
代表性论文
01. An Yuan , Hao Tang , Li Liu , Jin Ying , Lian Tan , Long Tan*, Runguang Sun. High performance of phosphorus and fluorine co-doped LiNi0.8Co0.1Mn0.1O2 as a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844 (2020) 156210.
02. Liekai Liu, Guojun Xu, Chenxin Jin, Xin Jin, Tian Xie, Zilong Wu, Zhihao Yue, Lang Zhou, Hao Tang*, Runguang Sun.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silicon-based anode material via a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sodium alginate and dopamine hydrochloride. Journal of Electronic Materials 48 (2019) 4324–4329.
03. Zi-Long Wu, Shan-Bao Ji, Lie-Kai Liu, Tian Xie, Long Tan, Hao Tang* , Runguang Sun. High-performance SiO/C as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using commercial SiO and glucose as raw materials. Rare Metals 155 https://doi.org/10.1007/s12598-020-01445-x.
04. Tian Xie, Fugen Sun, Xiaoqing Zhou, Li Liu, Zhenyuan Liu, Liekai Liu, Zilong Wu, Zhihao Yue, Lang Zhou, Hao Tang*. Rheological phase method synthesis of carbon-coated LiNi0.6Co0.2Mn0.2O2 as the cathode material of high-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ies. Applied Physics A 124 (2018) 720.
05. 刘振源, 刘烈凯, 金鑫, 汤昊* , 孙润光。沥青基软碳材料对硅负极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复合材料学报,36(2019)1568-1573。
06. 袁安,谭龙,刘莉,应进,汤 昊*,孙润光。Li2S-P2S5体系电解质及其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化学通报,82(2019)706-716。
07. 牛萍健,谢天,袁安,汤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Ni0.6Co0.2Mn0.2O2的研究进展。功能材料,12(2018)12007-12016。
08. 张 伟,刘烈凯,汤昊*。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研究进展。电源技术,43(2019)162-164.
09. 蔡厚雪,袁安,冯如茜,邓颜,汤昊,谭龙*,孙润光。高性能LiNi0.8Co0.1Mn0.1O2正极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复合材料学报,已接收。
发明专利
01. 汤昊, 谢天, 谭龙, 孙润光。一种提高三元正极材料稳定性及倍率性能的方法(申请号:201910336371.X,已授权)
02. 谭龙,袁安,邓颜,冯如茜,蔡厚雪,符雯雯,汤昊,孙润光。一种制备有机物包覆高镍正极材料的方法(申请号:202010594041.3 )
03. 谭龙,谭恋,汤昊,孙润光。一种硫化铅胶体量子点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2010548804.0 )
04. 汤昊,谭龙,应进,孙润光。一种新型的有机小分子包覆的硅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申请号:202010314470.0 )
05. 汤昊,谭龙,金鑫,刘莉,纪善宝,孙润光。一种碳包覆硅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申请号:202010314747.X )
获得奖项
荣获第七届(2021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项大奖
1、数芯光刻—全球首创MicroLED数字光芯无掩膜光刻机(金奖)
2、微体高光—首创主动发光的便携式投影仪(金奖)
3、微显光芯——国际首创MicroLED显示芯片(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