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才队伍 / 硕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刘兰娇_副本.jpg

姓      名:刘兰娇

出生年月:1985年9月

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

职       称:助理研究员

所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所属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含控制工程专硕)

电子邮件:liul@cust.edu.cn

可指导研究生专业:控制工程(硕士)、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

研究方向:纳米操纵与测量技术

博士,硕士生导师 ,20198-20208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CSC)访问学者/博士后项目资助,赴英国利物浦大学整合生物研究所交流;2014-2017年,任长春理工大学国家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201111-20121月,获欧盟项目资助,赴德国奥尔登堡大学学术交流;曾任长春理工大学纳米测量与制造技术中心,吉林省纳米操纵、装配与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长春市纳米制造技术与应用科技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2011-2012年,任3M-NANO国际会议秘书长(http://3m-nano.org)。目前,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长春理工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1项。作为骨干教师参与国家级项目3项,欧盟框架项目4项,省部级及市局级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SCI二区论文两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件。指导研究生6人。目前,讲授研究生课程一门机器人纳米操纵与系统


教育经历

20119月至201712月,长春理工大学物理电子学,博士学位

20079月至20104月,长春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

20039月至20076月,西安工业大学通信工程,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98月至20207月,英国利物浦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CSC资助)

20175月至今,长春理工大学国家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2014年至2017年,长春理工大学国家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201110月至20121月,德国奥尔登堡大学微机器人与控制工程系,学术交流(欧盟第七框架项目资助)

2011年至2012年,3M-NANO国际会议,会议秘书


代表性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0201287JC,基于显微操纵技术的生物细胞表面力学特性研究,2019/01-2021/12

2.长春理工大学青年基金,XQNJJ-2011,双探针机器人三维纳米操纵技术研究,2012/03-2014/12

参与项目:

1.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62175020,基于纳米操纵技术的活细胞电学特性实时表征,2022/01-2025/12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E0112100,面向癌细胞研究的微纳机器人技术(课题二)2018/04-2021/03

3.欧盟第七框架项目,269219European and Chinese Platform for Nano Handling, Assembly & ManufacturingECNANOMAN),2012/01-2015/12

4.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项目,2012DFA11070,机器人纳米操纵技术及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2012/05-2015/07

5. 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40414009GH,基于AFM的活细胞成像及应用,2014/01-2016/12


代表性论文

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二区论文2篇,以下为代表性论文;

1. Lanjiao Liu, Wenxiao Zhang, Li Li et al, Biomechanical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colchicine-induced effects on cells by nanoindentation using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2018, 67: 84-90. DOI: https://dx-doi-org.vpn.cust.edu.cn/10.1016/j.jbiomech.2017.11.018(二区)他引频次:10

2. Lanjiao Liu, Zuobin Wang*, Wenxiao Zhang et al, Analysis of colchicine-induced effects on hepatoma and hepatocyte cells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2018, 18(6): 4248-4254. DOI: 10.1166/jnn.2017.15193 (四区)他引频次:4

3. Xinyao Zhu, Lanjiao Liu et al, Axisymmetric contact problem for a flattened cell: contributions of substrate effect and cell thickness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by using AFM indentation. Scanning. 2017, 3: 1-11. DOI: 10.1155/2017/8519539(四区)他引频次:1

4. Zhankun Weng, Xiangyu Cai, Lanjiao Liu et al,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current density on the porous structure of InP, Journal of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 2017, 21(2): 545-553. DOI: 10.1007/s10008-016-3387-0 (二区)他引频次:2

5. Ying Wang, Ying Xie, Mingyan Gao, Wenxiao Zhang, Lanjiao Liu et a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of λ DNA molecules by conductiv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Nanotechnology, 2022, 33(5) :1-5. DOI: 10.1088/1361-6528/ac0be6 (三区)


代表性专利

1. 王作斌,刘兰娇等,生理条件下用纳米电极阵列测量生物细胞特性的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中国, 专利号:ZL201310581887.3 (已授权)

2. 王作斌,刘兰娇等,一种三探针机器人纳米操纵系统及方法 发明专利,中国,专利号:ZL201510021712.6 (已授权)


课题教学

主讲硕士研究生课程《机器人纳米操纵与系统》;

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光电/生物纳米检测与制造联合实验室,是由国家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山分中心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智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山烯利来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中山百灵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共同建设。

设有光电/生物功能材料/芯片制造、光电/生物多维信息纳米检测,及生物单细胞/单分子纳米操纵等研究方向。在光电/纳米检测与操纵、精准医疗与食品/药品功效评价等方面从事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及产品研发等工作。

详细情况请查阅国家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网站:http://cnm.cust.edu.cn/cn/index.htm

set 限制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