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姓名:陶海岩
出生年月:1985年5月
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
所属学院:物理学院
电子邮箱:hytao@cust.edu.cn
招收研究生专业: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超快激光微纳加工与应用
陶海岩,吉林省D类高层次人才(省级高层次人才),吉林省检测技术学会理事,压水堆堆芯热工性能协同优化技术创新团队(国家级)核心成员,吉林省面向能源领域的飞秒激光微纳加工及应用创新团队(省部级)负责人,温州星耀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应用顾问,长春理工大学大珩青年学者,超快与极紫外光学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超快激光微纳加工研究方向带头人。多年来一直从事飞秒激光微纳加工与应用的相关工作。到目前为止,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任务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1项、吉林省科技厅项目3项、吉林省教育厅项目1项、航空工业凯天电子有限公司横向合作1项以及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横向合作3项。以主要参加人身份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大(培育)及面上项目共5项,完成省部级项目7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Nano Research,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和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重要学术杂志。出版学术著作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件。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三)和三等奖(排名第五)各1项。
目前与多家国内知名大学、院所和公司保持密切合作,包括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中航工业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凯普林激光有限公司以及温州星耀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等。
教育经历
2004年09月-2008年07月,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学学士
2009年09月-2014年04月,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光学专业,理学博士
2014年07月-2018年08月,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讲师
2018年09月-2022年08月,长春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副教授
2022年09月-至今,长春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理),教授
研究领域
1. 飞秒激光微纳结构可控制造与检测;
2. 光调制/润湿功能性微纳结构制备及其功能特性优化;
3. 光/电催化、传热功能性微纳结构制造与应用;
4. 飞秒激光透明材料微纳改性及传感应用;
5. 激光加工系统模块开发与应用。
课程教学
承担课程:本科生《激光辐照效应》,研究生《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创新指导
1. 2020年“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
2. 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
代表性成果
科研获奖
1. 王大珩光学奖,中国光学学会,2014.10.09,排名:1/1
2. 飞秒激光等离子体丝的应用基础研究,吉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18.11,排名:3/7
3.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及其应用基础研究,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21.11,排名:5/5
学术专著
[1] 《飞秒激光固体材料表面微纳结构制备及其功能特性》,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年12月,排名1/4
[2] 《飞秒激光金属表面微纳结构制备及其润湿功能特性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21年12月,排名1/3
[3] 《飞秒激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输与超连续光辐射特性》,国防工业出版社,2017年12月,排名2/3
[4] 《激光等离子体极紫外光刻光源》,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8年12月,排名:3/3
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
[1] Liu Z, Ye F, Tao H, et al. Effects of frost formation on the ice adhesion of micro-nano structure metal surface by femtosecond laser[J].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21, 603: 233-242.
[2] Zhang S, Xu L, Wu J, et al. Femtosecond laser micro-nano processing for boosting bubble releasing of gas evolution reactions[J]. Nano Research, 2022, 15: 1672-1679.
[3] Tao H, Lin J, Hao Z, et al. Formation of strong light-trapping nano-and microscale structures on a spherical metal surface by femtosecond laser filament[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2, 100(20): 201111.
[4] Liu Z, Tao H, Lin J. Anisotropic ice adhesion of micro-nano-structured metal surface by a femtosecond laser[J]. Langmuir, 2021, 37(31): 9571-9576.
[5] Liu Z, Pan N, Tao H, et al. Temperature-dependent wetting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nano-structured metal surface formed by femtosecond laser[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21, 56: 3525-3534.
[6] Ji B, Song X, Dou Y, et al. Two-color multiphoton emission for comprehensive reveal of ultrafast plasmonic field distribution[J]. New Journal of Physics, 2018, 20(7): 073031.
[7] Tao H, Lin J. Enhancing microwave absorption of metals by femtosecond laser induced micro/nano surface structure[J]. 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 2019, 114: 31-36.
[8] Lin S, Shuo W, Haiyan T, et al. Effects of ablation regimes o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femtosecond laser-induced periodic structures on titanium[J]. Frontiers in Physics, 2022: 603.
[9] Huang L, Xu L, Yang Y, et al. Superhydrophilic MoS 2–Ni 3 S 2 nanoflake heterostructures grown on 3D Ni foam as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overall water splitting[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Electronics, 2020, 31: 6607-6617.
[10] Tao H, Song X, Hao Z, et al. One-step formation of multifunctional nano-and microscale structures on metal surface by femtosecond laser[J].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5, 13(6): 061402-061402.
[11] 陶海岩, 陈锐, 宋晓伟, 等.飞秒激光脉冲能量累积优化对黑硅表面形貌的影响[J]. 物理学报, 2016, 65(19): 197901.
[12] 焦悦, 陶海岩, 季博宇, 等.用于飞秒激光纳米加工的 TiO2 粒子阵列诱导多种基底表面近场增强[J]. 物理学报, 2017, 66(10): 104203.
[13] 伏泊霖, 宋琳, 李旭, 等. 高光谱吸收微纳结构表面提高太阳能温差发电性能的研究[J].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2019, 39(6): 1892-1897.
[14] 张明池, 刘子源, 潘宁, 等.飞秒激光制备不锈钢微纳结构表面的润湿机制研究[J].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 2021, 48(18): 1802001.
授权发明专利
[1] 一种控制金属表面微纳米结构尺寸和分布的方法,2017-07-04,专利号:ZL201310315665.7,排名:1/5
[2] 一种基于飞秒激光拼接加工技术提升表面池沸腾换热性能的方法,2021-10-21,专利号:ZL201911164915.5,排名:1/ 3
[3] 一种利用玻璃掺杂钆靶获得高光谱纯度极紫外光源的方法,2018-07-20,专利号:ZL201510141270.9,排名:2/3
[4] 一种利用TiO2粒子阵列辅助飞秒激光超衍射极限加工的方法,2020-12-20,专利号:ZL 201710348325.2,排名:2/3
[5] 基于飞秒激光在硅表面制备功能微纳米材料的制备装置和方法,2015-03-11,专利号:ZL201110326225.2,排名:3/3